阳春检察网 阳春市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18-05-15    文章来源: 阳春市检察院外网
字体: [ ]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检察机关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检察工作能力水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忠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检察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检察工作党性观点的重要体现,是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是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检察机关而言,服务大局,就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检察权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一部分,检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符合部分离不开整体的基本原理,是对局部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理性表达。检察工作必须要深刻理解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检察机关在促进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统率下,围绕大局开展,并在服务大局中推动自身建设和发展。只有紧紧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强化法律监督工作,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检察工作的正确职责定位。

二、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检察机关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检察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检察队伍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要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开展检察工作,既是基层检察机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根本途径。要把发展作为硬道理,作为执政兴国的大局,把稳定作为硬任务,作为服务大局的第一责任,将检察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之中,提高基层检察机关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能力。三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责任和突出地位,把检察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切实维护党的政治地位、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上,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三、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创造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检察机关要积极投入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重点惩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内幕交易等经济犯罪,把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与化解风险、追赃挽损、维护稳定结合起来,坚决阻断经济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化解防范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严防特定利益群体“维权”活动转化为社会稳定风险。推动完善打击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工作机制,依法打击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犯罪,坚决惩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贩枪、网络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以及网络黑客攻击等新型网络犯罪,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服务保障绿色发展。认真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发挥检察监督职能,防止有案不移、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加大对严重污染水源、大气、土壤等犯罪打击力度,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探索建立“补植复绿”机制,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呵护绿水青山蓝天。坚决打击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环境污染防治、淘汰落后产能、申报发放新能源补贴等环节职务犯罪,推动绿色发展。在依法办案的同时,重视及时提出检察建议,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为重点,加大提起公益诉讼案件力度,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继续开展检察机关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监督,突出办理关系民生民利、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实。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环保部等联合制定的《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加强协作配合,统一法律适用,不断完善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资源共享和信息发布等工作机制,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

(三)加强民生检察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积极参与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突出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坚决惩治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犯罪,严肃惩治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强化对扶贫领域村官贪腐问题的法律监督,在精准扶贫方面拿出更多具体实在的司法服务举措。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等领域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积极参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惩治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领域的犯罪,推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强监督职能,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全面加强刑事检察监督工作,强化对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环节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坚决监督纠正当立不立、不当立而立、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问题。深化运用侦查活动监督平台,切实加强对侦查活动的同步监督。积极运用抗诉、量刑建议、检察建议与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审判监督。以专项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对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实现从被动事后监督向主动同步监督转变。加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综合运用抗诉、检察建议等方式,加强对生效裁判结果、执行活动、虚假诉讼等多领域监督。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机制,开展行政非诉执行专项监督,支持和促进依法行政。三是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转型发展,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完善纠防冤错案件长效机制,强化反向审视、内部监督和权利救济保障职能。

(五)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为建设平安乡村提供法治保障。对涉黑恶势力寻衅滋事、插手征地拆迁、阻挠项目施工等犯罪发挥快捕快诉职责作用,突出整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把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把扫黑除恶与惩治“保护伞”,反腐“拍蝇”相结合,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衔接,确保对每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及时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突出纠正立案、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各个重点环节存在问题,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提高办案质量,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六)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以提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提高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效果。加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继续强化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法治进校园”巡讲常态机制。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药罐子”“菜篮子”安全。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机制,加强释法疏导,减少各级党委政府信访维稳压力。积极发挥派驻检察室作用,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既当“护法卫士”又当“普法先锋”。(文字:赖娆)